河南万仙山的名气远没有其组成部分之一的郭亮村有名,而郭亮村的成名全仗于那条“人间奇迹”挂壁公路。上世纪70年代,住在村里的人们齐心协力,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挑战顽石,挖通山岭,建造了这个罕见的人文景观。
万仙山景区位于河南辉县西北部太行山腹地,由郭亮村、南坪和罗姐寨三个景区组成。许多人是奔着郭亮村而来的,更多人来了之后才发现,南太行丹崖绝壁、曲径幽谷、雄浑大气的风光同样让人沉醉赞叹。
景区可以游玩的景点达200余处,除了古老村落、绝壁长廊,蚂蚁山、黑龙潭瀑布、七郎峰、五峰山林海、白龙洞、天池、红岩绝壁大峡谷等都值得打卡。
沿着山路赏着风景,很快就到了那座被绝壁托举在山巅的村子——郭亮村。村子古朴中带着欣欣向荣的气息,道路平整干净,路边有摆摊的村民,有写生的学生,还有村中儿童嬉笑打闹,热闹的情景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与世隔绝。
村庄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客栈、旅馆、餐饮日趋成熟。一幢幢石房子依山顺势,错落有致,生活在村中的人和来来往往的游客,一起演绎着南太行深处活色生香的故事。
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历经六年完工。这条全部由村民独立手工完成的长廊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
行走在长廊上,眼前的绝壁笔直如削,南太行的动人风景尽揽眼中。春天时分,蜿蜒曲行的绝壁长廊和漫山遍野的绿色铺陈,让人觉得仿佛在欣赏着一幅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
陡峭的崖壁如刀削斧砍,壮观、巍峨,绵延不绝。长廊串起一处处深山美景,绵延不断的绝壁如同高墙,本身就构成了让人震撼的景观。
从隧道洞内往外看,岩石勾勒出画框,框起一幅幅自然风景,美不胜收。
身处隧道之中,光线从侧窗透过来,让人想起陶渊明的句子——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略显昏暗的隧道,总会让人走着走着就生出一种恍惚感,仿佛走出去时就会达到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
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从凝视自然到打造自然,创造了无数美景。南太行浑然天成的景色当然迷人,而双手创造的人文景观更震撼心魄。(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挂壁公路-双手凿出的生命通道
#头号周刊#挂壁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公路,一侧是坚硬的山体,另一侧是如刀劈斧削的悬崖峭壁。
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人工开凿的天窗,可以让外面的自然光照进来,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晋东南一带。太行山北高南低,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侧为明显的断层,许多地段形成近1,000公尺的断层岩壁。挂壁公路就修建在华北平原上升到山西高原的断层峭壁上。太行山有多条挂壁公路,最著名的要数郭亮公路。这条路地处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万仙山景区的郭亮村,位于太行山深处,依山势坐落于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
这条公路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曾经某位著名导演在这里拍摄了一部电影《清凉寺钟声》。后来《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郭亮村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影视村的殊荣。但是吸引我来到这里除了她的绝美风景,更是至今似乎回荡在耳际的铁锤击打崖壁的声音。郭亮村和太行山内修建挂壁公路的其他村庄有着几乎相同的特点。他们的先人为了躲避战乱灾荒,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来到这里。这里交通不便,隐居山林,隐隐有世外桃源之感。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躲过了王朝更迭,躲过了战火硝烟,也错过了外面的热闹繁华。郭亮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道路是一条直接在90度的石崖上开凿的石阶,称为“天梯”,羊肠陡峭,仅容一人通行,无任何防护措施,出入困难且非常危险。生病了不便出去医治,需要的生活用品很难运进来,村里的土特产也难以运出去。封闭的生存环境没能带来桃源般安逸富足的生活,有的只是落后、贫困和越发艰难的生存环境。为了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开出道路走出大山,成为大家的共识。此时外面的世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971年10月25日,中国重新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对抗了2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同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邦交正常化。10月,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因为政治原因关闭已久的国门即将打开。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感知了时代的召唤,大山深处的村民差不多同时行动起来,挥舞铁锤,立志要从悬崖绝壁上开出道路。太行山中的7条主要挂壁公路有4条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动工。另一条锡崖沟挂壁公路60年代初就开始动工,不过这条路一凿就是30年,直到1991年才通车。没有现代化的工
具,除了偶尔几个节点使用土炸药,全部的开路过程依靠双手、铁锤和铁钎。于是,巍巍太行的悬崖绝壁上,铁锤敲击岩壁的声音,几乎贯穿了整个70年代,成为大山深处最宏大的生命交响曲。开路,真的很苦。但是不怕。想想邻居安阳,3000多年前,盘庚带着臣民驾着牛车,坐着木船渡过黄河来到那里;想想2000年前,前辈先人征服了雪山戈壁,开通了丝绸之路。经历过无数苦难、抛撒过无数热血的太行人,何时怕过。战天斗地的基因早已融进血脉,挥动铁锤,一定要从这悬崖绝壁中开出一条路。1972年3月9日,郭亮洞开工。既无电力、也无机械,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了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麻绳悬于峭壁之上,用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把生死置之度外,要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通途。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全年粮食收成不过8万余斤,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情况下,13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每人每天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苦难铸就辉煌,信念成就梦想。无视现实的困境,郭亮人硬是在绝壁中用铁锤凿出了生命通道。皇天不负,1977年5月1日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正式通车。这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
这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公里的公路,足足用了五年。这五年,郭亮人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头,打秃了12吨铁钎,打烂了4000个铁锤。老人孩子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肩头成茧,十指流血。郭亮村人终于坐着 汽车 走出大山,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时间又是刚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历史 性决策。从此,郭亮村的如画风景和村民开山修路的英勇事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人来到这里。与之相应的餐饮业、酒店业、民俗文化游等各项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这里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太行明珠”,最美公路、“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等等一个又一个的赞美之词成为郭亮村、郭亮公路新的名字。美国媒体称其“全球最奇特、最著名的18条道路之一”。漫步郭亮洞内,认真品读这条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公路。洞内没有照明,有的地方光线不足, 汽车 通过,需要开大灯。
此时行人只能靠近石壁站立,避让车辆。从公路内部向外面望去,似开着一扇扇天窗。有时候又可以看到巨型的“石门”。向南望,眼前是雄峻壮观的绝壁;抬头仰望,因为石壁角度几乎垂直,不经意间帽子可能就掉了。石壁上有顽强生存的小树,处处可见与大自然搏斗的小生命。从洞内出来,人人都觉得松了口气。长时间在那样的环境中,始终有种压抑憋闷的感觉。我们走出来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当年村民的艰辛。古代的“愚公移山”只是个传说,郭亮人可是现实中的真“愚公”。郭亮洞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绝壁属沉积砂岩,硬度达到8.2级,是最硬的一种石头。郭亮挂壁公路平均作业高度达到105米。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和作业,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公路对面,垂直上下的山崖峭壁透着刀劈斧凿的痕迹,仿佛带着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力!我不禁遐想,也许这就是郭亮村人力量的源泉。路通了,郭亮村人迅速富裕起来,据说村民年收入曾一度达到70万元。潮水一样快速增长的财富冲击着郭亮人的心理,难免出现价格乱象、过度商业化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快速富裕起来的乡村共同面临的问题。乡村 旅游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层面考虑的大课题。但是,天助自助者!无论如何,在那个极其困难的年代,郭亮村人不等、不靠、不要,凭着自己的双手,在悬崖绝壁中凿出富裕之路的生命强度,将如同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太行山上。
南太行之新乡天界山,最后一条挂壁公路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南太行壁挂公路有8条,其中3条免费,5条在景区里面。壁挂公路几乎都是沿着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修筑,巍峨的太行挡住了两地的交往,当地老百姓徒手敲开了坚硬的石头,使大山变通途。8条挂壁公路扎堆出现的有6个,以郭亮、王莽岭为首,在他们周围依次是万仙山景区的郭亮挂壁公路、王莽岭景区的昆山挂壁公路,然后这两个景区南部的锡崖沟壁挂公路、回龙景区的壁挂公路。郭亮景区北部的陈家园壁挂公路(免费)、齐王寨景区的壁挂公路。另2个是井底壁挂公路(免费)、虹梯关壁挂公路(免费)
南太行山上的一条挂壁公路是郭亮洞挂壁公路。它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这条路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用手工完成,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 郭亮地处辉县万仙山风景区,这里的自然风景壮观,以太行山的雄、壮、险、奇、秀的自然山水完美的展现。
郭亮村山水壮美,谷幽崖高,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为主要特色。 郭亮村的祖先是为避难逃入此绝境。先前,村里出入的道路是一条完全由石块在接近90度的石崖上开凿的石阶组成,称为“天梯”,羊肠陡峭,仅容一人通行,无任何防护措施,出入非常危险,整个村子基本处于闭塞状态。 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用钢钎,铁锤,硬是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
从郭亮村往上走,有一处观景台,当地人叫仙人台,在这里能看到郭亮壁挂公路的全貌,也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万丈悬崖,稍微有点恐惧症的人都不太敢靠前,有一种窒息的眩晕感,但也是拍照的绝佳地,虽然满心恐惧,但为了拍照大家也是拼了,再害怕也要拍...... 距离郭亮村三公里处有一个叫天梯的地方,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条绝壁路,高百米,有720级台阶,宽处1.2米,窄处只有0.4米,稍不留神就有坠崖之险......
太行山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断裂,几乎是垂直而下,山谷往往是万丈深渊。郭亮洞就是在这样的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如今,就算人们走在这挂壁公路上,望着脚下不见底的深谷,都会不寒而栗,难以想象当年郭亮村的村民是以何等的勇气开凿出了这样一条人间奇迹!